39问医生

宝宝14个月走路垫脚怎么回事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宝宝14个月走路垫脚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钙、脑瘫、遗传性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等病因导致的,这些疾病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发育。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并评估宝宝的运动发育情况。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生长和发育。足部负重点受压异常可能导致行走时出现垫脚现象。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是主要治疗方法,如遵医嘱使用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
2.缺钙
缺钙会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痉挛,导致走路时出现垫脚的现象。补钙是解决缺钙引起的不适的主要方法,可以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等,必要时也可以服用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进行改善。
3.脑瘫
脑瘫患儿由于大脑神经功能受损,控制肌肉的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步态不稳、姿势不对称等问题,表现为走路垫脚。针对脑瘫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康复训练和药物干预,如针灸、推拿以及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甲钴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的遗传变性疾病,病变累及前庭小脑系统、脊髓后根及周围运动神经元等部位,使患者出现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等症状,可伴有眼球震颤、吟诗样语言、肢体麻木、疼痛、烧灼感等表现。基因诊断可用于确诊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平衡功能训练、步行练习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5.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持续存在某种形式的肌肉收缩为特征的运动障碍,这些收缩可能造成运动迟缓、动作不协调、步态怪异等临床表现,有时也会伴随有轻微的垫脚现象。抗胆碱酯酶药如盐酸苯海索片、硫酸阿托品片等可用于改善肌张力障碍的症状,但需谨慎使用并遵循医师指导。
建议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相关检查,包括血生化、骨密度测定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营养均衡,适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促进钙质吸收和骨骼健康。
66
2024-03-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