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宝宝肝功能转氨酶偏高是什么原因62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宝宝肝功能转氨酶偏高可能是巨球蛋白血症、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因素导致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由于浆细胞过度增生导致血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这种疾病会导致肝脏受到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肝功能。对于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可以遵医嘱使用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烷化剂进行化疗。
2.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一种同种免疫性疾病,当母亲与胎儿之间产生不相容的红细胞抗体时,这些抗体会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其破坏并释放出肝素和其他炎症介质。这些物质会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转氨酶,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如果是新生儿溶血病所致,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以及血浆置换等方式进行处理。
3.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是婴儿期常见的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由于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而引起黄疸、瘙痒等症状。此时会引起肝细胞受损,导致转氨酶升高。针对胆道闭锁,可配合专业医师的意见,通过手术的方式解除梗阻,例如葛西手术或Kasai手术。
4.肝炎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毒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害,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转氨酶升高。如果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转氨酶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5.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某些内服外用药品所诱发的肝损伤,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这类药物进入体内后可能会干扰肝脏代谢过程,导致肝细胞受损,出现转氨酶升高的现象。若确定为药物性肝损伤,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寻求医生帮助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药物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以观察转氨酶的变化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检查、肝脏活检等其他辅助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肝脏状况。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66
2024-01-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