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两岁宝宝小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两岁宝宝小便失禁可能是遗尿症、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脑性瘫痪、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排尿控制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小便失禁。建议及时带孩子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超过5岁的孩子仍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疲乏。遗尿警报器是常见的行为疗法之一,旨在通过唤醒患儿对排尿的意识来改善症状。
2.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排尿障碍,可导致尿液不能被有效地储存和排出,从而引起尿失禁的症状。药物治疗通常采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以减少膀胱肌肉过度活动。
3.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使患者频繁排尿,当夜间出现低血糖时,可能会从觉醒状态转变为非觉醒状态,此时即使膀胱充盈也不会醒来排尿,从而发生尿床的情况。儿童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例如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等,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4.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大脑发育异常,导致脊髓上运动神经元受损,造成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尿失禁的现象。物理治疗包括功能性锻炼和感觉统合训练,如核心稳定性练习和平衡板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5.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是一种由下视丘-垂体系统对血浆渗透压不恰当反应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由于抗利尿激素持续存在,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加,但同时膀胱对尿意的敏感度降低,因此会出现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状。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限制液体摄入量,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氢进行缓解。
建议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泌尿系统检查以及内分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以减少遗尿的发生。
66
2024-02-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