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当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时,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并产生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和细胞因子。这些抗炎介质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进而使体温上升。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出汗或寒战等不适感。
2.倦怠
由于细菌毒素的作用,会使患儿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其精神萎靡不振。此症状还可能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状态,是由于血液中内毒素浓度增高所导致的脑功能障碍。
3.食欲减退
由于致病菌产生的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食欲减退的症状。此外,患者还会表现出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4.瘀点
败血症是指各种致病因素通过皮肤黏膜破损、医疗器械操作等原因进入血液循环,诱发机体免疫应答和凝血机制异常,此时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形成含铁血黄素微颗粒,即瘀点。此类情况多见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周、鼻孔周围等。
5.黄疸
如果败血症是由胆管阻塞性疾病引起的,则会导致胆汁淤积,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而逆流入血,引起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超过肝脏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未结合胆红素渗入血液,可随水分到达皮肤、黏膜等组织,被氧化为胆绿素,再转化为胆红素,使得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现象。若黄疸持续加重,可能会引起瘙痒、疲劳、乏力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血培养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迹象。治疗措施需依据具体情况制定,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重症监护下静脉输液支持。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休息,以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