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红素代谢异常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产生过多或者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皮肤黏膜黄染。轻至中度的高胆红素血症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密切监测并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可遵医嘱使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
2.新生儿溶血病
当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时,会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间接胆红素升高,超过肝脏处理能力时就会出现巩膜黄染的现象。如果是ABO血型系统引起的轻微溶血,一般不用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如果是因为Rh血型系统引起的严重溶血,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光疗的方式降低胆红素浓度。
3.母乳喂养不耐受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将胆红素转化为未结合胆红素,使肠道中的胆红素含量增多,此时若小肠黏膜通透性增高,会导致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皮肤黄染。对于母乳喂养不耐受的患儿,家长可在医师指导下暂停母乳48~72小时后尝试重新引入,以减轻症状。
4.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胆管发育异常所致的一种遗传性疾病,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导致胆红素逆流入血,引起巩膜黄染。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葛西手术,即切除病变胆管并建立新的胆汁引流通道,手术应在出生后的60天内尽早进行,以改善预后。
针对两个月宝宝的眼角发黄,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测试以及超声波检查,以排除感染性和遗传代谢性黄疸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