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肉疼痛
当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细菌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导致多发性的炎症反应。这些炎症因子会刺激局部神经,引发疼痛。这种疼痛通常集中在心脏附近的大血管周围,但也可能扩散到其他部位。
2.肌肉无力
肌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肌纤维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性疾病,可累及横纹肌,使肌肉收缩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肌肉无力的现象。肌炎患者的肌无力常呈非对称分布,即一侧肢体比另一侧更弱。
3.肌肉压痛
肌炎患者由于肌细胞受损,在按压时会出现明显的压痛点,触感较正常组织更为坚硬。肌炎患者的压痛点通常位于肌肉起止点处,且随病情进展而变化。
4.发热
发热可能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免疫系统反应所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后会升高体温以对抗病原体。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伴有出汗和倦怠感。
5.血清肌酶增高
肌炎会引起肌肉损伤,此时肌细胞内的肌酸激酶等肌酶会释放入血液中,导致其浓度增加。肌酶水平的变化通常反映了肌炎的程度和活动性,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儿童急性肌炎,可以进行血常规、尿液分析以及肌酶谱检测来评估炎症情况和肌肉损伤程度。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重症者需联合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家长应注意患儿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监测并记录孩子的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反馈给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