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热镇痛药
如果患者服用的是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则其作用时间有限,一般为4-6小时。上述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到退热效果,但通常只能短暂缓解发热症状,因此需要按时服用。
2.物理降温
若患者体温未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良好,可采取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的方式帮助散热。此方法利用水分蒸发带走身体热量的作用机制降低体温,同时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3.补液治疗
针对因感染引起的反复低烧,应首先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脱水。充足的液体摄入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及稳定内环境,减少代谢紊乱导致的不适感。
4.抗生素治疗
若是细菌性感染所致,则需使用相应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进行抗菌治疗。抗生素能够特异性地杀灭或阻止细菌繁殖,从而控制炎症反应,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5.抗病毒治疗
对于由特定病毒感染引发的持续高热,可考虑遵医嘱采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广谱抗病毒药物进行针对性处理。此类药物能有效干扰病毒核酸合成过程,进而实现阻断复制并清除病原体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该咨询医生,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影响疾病的恢复。此外,患者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机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