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部位一般是肋骨上缘,也可以在肋骨下缘进行穿刺。
胸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主要是利用特定的穿刺针,经过皮肤、肋间组织、壁层胸膜穿刺到胸膜腔内,从而取出适量的胸腔积液进行检验,可用于诊断气胸、胸腔积液、肺部疾病等。胸腔穿刺常选取的部位是肋骨上缘或者下缘,在进行胸腔穿刺时,患者需要采取半卧位或者坐位,然后医生会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铺无菌洞巾,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随后使用穿刺针经皮肤穿刺进入胸腔,抽取适量的胸腔积液。
患者在进行胸腔穿刺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起气胸,同时还需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另外,患者在饮食上需要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导致伤口出现疼痛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