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长期卧床患者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血液循环减慢,还可能会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营养不良、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1、血液循环减慢
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的身体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出现肢体发凉、麻木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2、血液循环不畅
长期卧床还会导致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出现下肢水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抬高下肢、穿弹力袜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减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压疮
患者长期卧床,皮肤组织长期受压,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压疮,会出现皮肤发红、水疱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治疗。
5、营养不良
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可能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足,从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卧床,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