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肿
由于白蛋白具有一定的渗透压梯度,当其外渗时会导致水分从血管向组织间隙移动,引起水肿。轻者可出现局部皮肤紧绷、麻木感,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颜色改变、疼痛或功能障碍。
2.组织坏死
外渗的白蛋白会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水肿。若水肿持续存在,会导致组织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组织坏死。典型表现为皮肤苍白、肌肉无力、疲劳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器官功能衰竭。
3.皮肤损伤
输注的人血白蛋白属于异体蛋白,当其外渗到皮肤下时,可能会引起免疫应答,导致皮肤发红、瘙痒等不适症状。长期接触可能造成皮疹、湿疹等皮肤病的发生,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色素沉着或疤痕形成。
4.静脉炎
外渗的白蛋白对静脉壁产生化学刺激作用,使静脉内膜发生炎症反应,从而引发静脉炎。常见症状包括静脉走行处红、肿、热、痛及硬结形成,严重时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5.全身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对输入的人血白蛋白产生过敏反应,此时机体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引起外渗肿胀。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的荨麻疹到严重的呼吸困难都可能出现,需要紧急处理。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尤其是注射用药,应确保无相关禁忌并按医嘱进行操作以减少潜在风险。若发现异常情况如外渗肿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