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孩子晚上睡觉尿床是什么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孩子晚上睡觉尿床可能是遗尿症、夜间多尿症、睡眠障碍、大脑皮层发育延迟、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因素导致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1.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超过5岁的孩子仍然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未成熟、遗传因素有关。这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或者膀胱对尿液刺激的敏感度过高。可遵医嘱使用去氨加压素进行治疗,该药物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口咽部黏膜下的一种特殊细胞-无色素上皮细胞,使其分泌唾液,从而达到止汗的目的。
2.夜间多尿症
夜间多尿症指患者在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导致难以控制排尿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睡前摄入过多液体或膀胱容量减少所致。建议调整孩子的饮水习惯,限制晚上8点以后的水分摄入量,有助于缓解夜间的尿频现象。
3.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导致孩子在深度睡眠时无法及时醒来排尿,进而出现尿床的现象。这是由于睡眠质量差导致的生物钟紊乱所引起的。可以让孩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跑步等,以提高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促进睡眠。
4.大脑皮层发育延迟
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包括排尿反射的控制。这可能导致孩子在睡眠中失去对排尿的意识控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脑组织的药物来改善,比如脑蛋白水解物片、奥拉西坦胶囊等。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脊髓损伤或周围神经病变,使膀胱失去了正常的神经支配而引起的功能障碍。此时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但括约肌不能有效关闭,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膀胱壁肌肉的收缩频率和幅度,延长膀胱储尿期。
针对儿童尿床的情况,家长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固定的排尿时间,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白天过度劳累以及睡前摄入过多水分。必要时,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例如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或尿流动力学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器质性疾病。
66
2024-01-3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