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宝宝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宝宝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可能是由寄生虫感染、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长期接触放射线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寄生虫感染
当人体受到寄生虫感染时,机体为了抵御寄生虫侵袭,会启动免疫应答反应,此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细胞会聚集到感染部位进行防御。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并不直接参与对寄生虫的杀伤作用,因此其数量可能会减少。针对寄生虫感染,可遵医嘱采用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2.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
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能降低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因为这类药物能够抑制嗜酸性粒细胞从骨髓释放进入外周血。对于接受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而言,调整用药剂量或停用皮质激素可能是必要的,以恢复正常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3.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先天性缺陷,无法有效对抗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通常需要个体化方案,可能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疗法等方法。
4.长期接触放射线
放射线暴露可能导致DNA损伤和细胞死亡,影响白细胞的产生和功能,从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如果放射线暴露是由于工作环境或医疗操作所致,建议采取辐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或限制暴露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可能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的,如胃癌、肺癌等。此外,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如全血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以及针对特定感染源的特异性抗体检测,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66
2024-02-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