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性感染
细菌侵入肺部后会产生毒素和内毒素,这些物质会导致炎症反应加剧,从而引起肺炎的发生。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
2.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进入人体后可寄生于上皮细胞表面,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为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首选药物,例如罗红霉素分散片、地红霉素肠溶片等,能够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起到抗菌作用。
3.病毒感染
病毒入侵机体后会在呼吸系统大量复制,产生炎症因子并刺激周围组织,诱发咳嗽、咳痰等症状。抗病毒药物可用于特定类型的病毒感染,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口服制剂,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4.过敏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是由吸入各种过敏原引起的以呼吸道为主要靶器官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过度敏感反应,导致肺泡壁水肿、充血和渗出。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如甲泼尼龙注射液、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能减轻过敏反应。
5.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遗传因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成熟障碍,无法抵御病原体入侵,易发生反复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其中就可能包括肺炎。免疫重建是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可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实现,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
建议定期复查胸部X线或CT扫描以监测病情进展,同时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热、咳嗽加重等情况。饮食方面应给予易于消化吸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