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置针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
由于穿刺时操作不当、患者活动等原因导致局部软组织受损,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疼痛。
2.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
留置针刺激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进而出现疼痛感。同时炎症还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进一步加重疼痛。对于轻度的静脉炎,可通过抬高患处、局部冷敷等方式进行处理;若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则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3.留置针引起的血肿
如果在留置针过程中未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皮肤微小破损,使血液渗出形成血肿。对于较小的血肿可以自行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对于较大的血肿则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促进血肿消退。
4.留置针引起的皮下纤维化
当留置针长期存在时,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皮下组织发生纤维化改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不适症状。
5.留置针引起的继发感染
如果在留置期间没有做好消毒工作或者是个人护理不到位,可能会诱发细菌滋生而引起继发感染的情况发生。此时应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所致者,可按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建议密切观察硬块的变化,如有增大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复查。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摩擦或压迫,以免影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