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汗受凉咳嗽可以采取小儿推拿、清肺经、补脾经、揉二马、捏脊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可选用运内八卦、揉板门、按揉天突、揉膻中等穴位,家长需由专业人士指导操作。上述穴位能起到健脾胃、止咳化痰的作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清肺经
清肺经即从无名指掌侧指根推向指尖的方向,每次50-100次,每日1-3次,具有宣肺清热的功效。此法适用于因外感风邪引起的咳嗽,有助于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减轻咳嗽的症状。
3.补脾经
补脾经时,用拇指螺纹面着力于穴位上,做直线来回推动,方向为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通常推300~500次。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起于拇指端,循行至大指歧骨缝处,本穴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作用,能够辅助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4.揉二马
揉二马是将双手放在孩子足背两侧,在踝关节上方各一寸的位置,然后逆时针旋转按揉一百下左右。此方法对于感冒所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捏脊
捏脊疗法通过刺激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一般每条经络捏6遍,共36遍。此法旨在调整气血阴阳,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平衡状态,对婴幼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所致诸症具有良好疗效。
日常生活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特别是注意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等情况出现。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1.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可选用运内八卦、揉板门、按揉天突、揉膻中等穴位,家长需由专业人士指导操作。上述穴位能起到健脾胃、止咳化痰的作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清肺经
清肺经即从无名指掌侧指根推向指尖的方向,每次50-100次,每日1-3次,具有宣肺清热的功效。此法适用于因外感风邪引起的咳嗽,有助于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减轻咳嗽的症状。
3.补脾经
补脾经时,用拇指螺纹面着力于穴位上,做直线来回推动,方向为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通常推300~500次。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起于拇指端,循行至大指歧骨缝处,本穴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作用,能够辅助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4.揉二马
揉二马是将双手放在孩子足背两侧,在踝关节上方各一寸的位置,然后逆时针旋转按揉一百下左右。此方法对于感冒所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捏脊
捏脊疗法通过刺激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一般每条经络捏6遍,共36遍。此法旨在调整气血阴阳,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平衡状态,对婴幼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所致诸症具有良好疗效。
日常生活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特别是注意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等情况出现。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