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少的人一般适合按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血海穴、关元穴、脾俞穴等穴位。
1、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具有健脾益血、调经止带的功效,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虚泄泻、胃痛、腹胀、月经不调、带下等病症。因此,血小板少的人可以适当按摩三阴交穴进行缓解。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通经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胃痛、腹胀、呕吐、泄泻等病症。因此,血小板少的人可以适当按摩足三里穴进行缓解。
3、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病症。因此,血小板少的人可以适当按摩血海穴进行缓解。
4、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下3寸,可以起到补益元气、通经活络、调理气血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腹痛、腹胀、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因此,血小板少的人可以适当按摩关元穴进行缓解。
5、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具有和胃健脾、利湿止痛、降逆止呕、调理气血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脾虚泄泻、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等病症。因此,血小板少的人可以适当按摩脾俞穴进行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按摩穴位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血小板少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