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退烧药后体温仍处于37.3℃左右,说明发烧并没有完全退去。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一步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明确感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退烧药可以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使体温恢复正常。但吃完退烧药后体温仍处于37.3℃左右,说明退热效果不佳。37.3℃属于低烧,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此时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会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引起体温上升。针对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针对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
患者在服用退烧药时需注意剂量控制,避免过量使用,同时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
退烧药可以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使体温恢复正常。但吃完退烧药后体温仍处于37.3℃左右,说明退热效果不佳。37.3℃属于低烧,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此时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会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引起体温上升。针对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针对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
患者在服用退烧药时需注意剂量控制,避免过量使用,同时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