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孩血象高呕吐不发烧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孩血象高呕吐不发烧可能是感染性休克、颅内压增高、脑膜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引起血象高。由于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导致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此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为对抗感染而增加心脏输出量,此时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以满足机体的需求,从而出现血象高的现象;同时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呕吐的症状。感染性休克通常采用补液、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手段。例如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和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容积减少或脑脊液循环受阻,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所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当颅内压力超过正常范围时,会对大脑产生压迫作用,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颅内高压还会刺激脑膜上的神经纤维,导致发热的感觉。降低颅内压是治疗颅内压增高的关键措施之一。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等利尿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
3.脑膜炎
脑膜炎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侵入脑膜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这些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同时炎症因子刺激下,可导致血象升高。脑膜炎的治疗需针对不同病原体选用相应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例如医生可能会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4.胃炎
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细菌感染、食物过敏、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引起恶心、呕吐和发热。胃壁损伤后,白细胞会聚集在受损区域,释放促炎介质,导致血象升高。胃炎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进行根除治疗。
5.胃溃疡
胃溃疡主要是lori感染或长期使用NSAIDs等损害胃黏膜的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会引起胃黏膜局部缺损,形成溃疡面。当溃疡面受到食物或其他刺激物的刺激时,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溃疡处的炎症反应也会导致血象偏高。胃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抑酸和保护胃黏膜。例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等抑制胃酸分泌,以及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来保护胃黏膜。
建议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若持续存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加潜血试验、电解质分析等,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
66
2024-02-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