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低钾碱中毒的原因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低钾碱中毒可能由长期禁食、利尿剂过量使用、肾小管酸中毒、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长期禁食
长期禁食会导致身体消耗自身的储备能量,进而分解肌肉组织来获取能量,此时肌细胞中的钾离子会进入血液中,导致血清钾浓度降低。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轻度低钾血症可通过口服补钾纠正,如氯化钾片、枸橼酸钾颗粒等;重度低钾血症需静脉注射补充,如氯化钾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等。
2.利尿剂过量使用
利尿剂通过促进水和电解质排出体外的作用达到排钠利尿的效果,若患者存在水肿的情况,大量应用利尿剂后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下降,引起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转移,从而诱发低钠血症的发生。低钠血症会造成脑细胞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利尿剂引起的低钠血症,需要减少利尿剂剂量并调整用药方案,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肾脏不能有效地将碳酸氢盐保留在体内而导致的一种代谢紊乱,这使得碳酸氢盐被过度排泄,从而使血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升高,引发酸中毒。酸中毒状态下,机体为了维持酸碱平衡,会动员骨骼中的钙离子进入血液中以缓冲氢离子,因此会出现低钾血症的现象。肾小管酸中毒的治疗通常需要针对其特定原因,可能包括补充柠檬酸钾或其他电解质调节剂以及使用激素疗法。
4.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肾上腺皮质产生过多的醛固酮,导致体内钠离子潴留,同时伴有钾离子丢失,进而引起高钠低钾血症。高钠状态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前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进一步加重了钠离子的潴留,而钠离子的潴留又促使更多的钾离子从尿液中排出,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低钾血症的程度。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增生或肿瘤的肾上腺组织,以及药物治疗如螺内酯可以竞争性地阻断醛固酮受体,减轻水肿和高血压的症状。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血糖利用障碍,迫使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的酮体,其中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都是较强的有机酸,这些酸根负电荷较高,能与血浆中的阳离子结合成难解离的酸式盐,使血浆负电荷增加,促进血浆中的阴离子向细胞内移动,导致细胞内的钾转移到细胞外,造成低钾血症。此外,酮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首先需立即补液以恢复血容量和稳定血压,同时给予胰岛素治疗以控制高血糖和酮症状态,常用药物为胰岛素注射液。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对于存在潜在风险因素的人群。适当的电解质检测可以通过血液或尿液分析来进行,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低钾碱中毒。
66
2024-03-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