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针灸扎针不痛?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针灸扎针不痛可能是由于穴位敏感度降低、肌肉紧张、操作技术不当、皮神经损伤、瘢痕组织形成等原因引起的。如果疼痛感异常或持续不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穴位敏感度降低
长期处于疼痛耐受状态会导致皮肤和软组织对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因此,在进行针灸时,患者可能不会感到明显的刺痛感。
2.肌肉紧张
当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时,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肌肉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肌肉酸胀、疼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针灸可能会因为肌肉紧张而感到不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电针疗法以缓解肌肉紧张。
3.操作技术不当
若针灸师在操作过程中未能正确掌握进针角度和深度,可能导致患者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减轻疼痛,可采取温和手法如提插捻转等方法来调整针感。
4.皮神经损伤
皮神经损伤后,受损区域的神经功能异常,包括感觉减退或缺失,这使得患者无法感受到针灸时的轻微刺痛。对于这类患者,应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针具大小并控制好进针速度以减少不适感。
5.瘢痕组织形成
瘢痕组织是一种由纤维母细胞增生形成的结缔组织,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因此在针灸时难以穿透。针对此类情况,可以在针灸前使用热敷或按摩等手段软化瘢痕组织后再行针灸。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会影响针灸的感受,建议定期进行针灸治疗以增强穴位敏感性,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以改善肌肉紧张状况。
66
2024-04-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