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铅怎样才会中毒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铅中毒可能由长期吸入含铅粉尘、摄入过量含铅食物、误服大量含铅化合物、接触含铅化学物质、遗传易感性等引起。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铅在体内积累,引起中毒症状。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和管理。
1.长期吸入含铅粉尘
铅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在肺部蓄积并逐渐被吸收,引起慢性中毒。针对长期吸入含铅粉尘引起的铅中毒,可使用排铅药物进行治疗,如依地酸钙钠注射液、二巯丁二酸胶囊等。
2.摄入过量含铅食物
如果短时间内摄入过多含铅的食物,会导致体内铅含量急剧增加,超过肝脏解毒能力,进而导致急性铅中毒。对于由过量摄入含铅食物引起的急性铅中毒,可以考虑应用促排铅药,如促排灵片、促排灵颗粒等。
3.误服大量含铅化合物
误服大量含铅化合物可能导致铅离子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急性毒性反应。若是由误服大量含铅化合物导致的急性铅中毒,应立即到医院急诊科就医,配合医生进行洗胃处理。
4.接触含铅化学物质
长时间处于高浓度铅环境中会导致皮肤直接吸收铅,引起局部皮肤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对于由接触含铅化学物质引起的铅中毒,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铅类药物,如依地酸钙钠注射液、二巯丁二酸胶囊等。
5.遗传易感性
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对铅暴露更敏感,存在遗传易感性,因此更容易出现铅中毒的情况。针对遗传易感性导致的铅中毒,需要从生活和饮食上减少铅的摄入,同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排铅药物,如依地酸钙钠注射液、二巯丁二酸胶囊等。
患者可通过定期进行血液检测来监测铅水平。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以减少吸入铅尘,以及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烹饪的鱼贝类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可能含有较高的铅含量。
66
2024-02-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