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皮肤砷中毒怎么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皮肤砷中毒可通过皮肤清洁、口服补液盐溶液、依地酸钙钠注射液、二巯丁二钠胶囊、二巯丙醇注射液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皮肤清洁
立即用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至少30分钟。通过水洗可减少皮肤表面残留的砷化合物,从而减轻其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2.口服补液盐溶液
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补液盐溶液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及电解质,防止脱水。皮肤砷中毒后会导致皮肤黏膜受损,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水电解质失衡,此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依地酸钙钠注射液
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是一种金属鳌合剂,能与体内重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稳定且易排出体外的复合物,通常为静脉注射方式使用。本品能够与砷发生络合作用,促进砷从尿液中排泄,降低血液中砷浓度,缓解砷中毒引起的不适症状。
4.二巯丁二钠胶囊
二巯丁二钠胶囊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砷中毒。此药物具有较强的与毒物结合能力,可与体内的砷形成稳定的无毒配合物,促进砷从尿液中排泄。
5.二巯丙醇注射液
二巯丙醇注射液是一种含巯基的有机化合物,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本品中的巯基基团可与体内的砷原子形成共价键,使其失去毒性并被排出体外,起到驱砷的作用。
在处理皮肤砷中毒时,应避免自行搔抓受损皮肤以防感染,同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观察是否有新的皮损出现。若发现有新皮损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66
2024-01-3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