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脑出血开刀为什么要丢掉颅骨?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脑出血开刀过程中丢掉颅骨是为了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进行处理,防止颅内压增高。其后遗症取决于出血原因,如高血压、脑动脉瘤破裂、颅内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小动脉病变、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和局灶性出血。当血压急剧升高时,这些病变的小动脉易破裂导致脑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水平,从而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2.脑动脉瘤破裂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者后天外伤等原因导致颅内的动脉壁出现了局部薄弱、膨出的情况,在受到血流冲击时容易发生破裂,引起急性脑实质内出血。对于无症状的未破裂脑动脉瘤,可定期复查;而对于已经出现破裂的脑动脉瘤,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如开颅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
3.颅内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脑血管发育异常,由异常沟通的动脉和静脉组成。当血液从高压的动脉流入低压的静脉时,会形成一个“窃血”循环,导致畸形团内部压力增高,最终可能导致破裂出血。针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包括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或经导管栓塞。显微外科手术是通过开颅暴露并移除异常血管团的一种方法,而经导管栓塞则是利用微导管将栓塞材料送至畸形团处进行填塞。
4.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是指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脑内多发性微出血点。淀粉样物质在血管壁上积累,导致血管壁变得脆弱,易于破裂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脑出血的处理,包括降低颅内压、止血等。常用的降颅内压药物有、甘露醇等,止血药物则需遵医嘱选用。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指的是机体凝血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凝固,从而增加出血风险。脑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加重出血。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的方法取决于具体原因,可能包括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应用抗纤溶药物等。例如,维生素K缺乏者可以口服维生素K制剂,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可通过基因活化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复合物注射液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以预防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脑出血的风险。
66
2024-01-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