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的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的原因可能是骨质疏松、肌力减退、平衡功能下降、视觉障碍、听力减退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身体稳定性下降,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密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的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当受到轻微外伤时易发生骨折,如摔倒后易出现股骨颈骨折等。 可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以评估风险并制定干预计划。
2.肌力减退
肌力减退可能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步态不稳而易于跌倒。 常见的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的方法包括抗阻训练和体重支持下的平衡练习。
3.平衡功能下降
平衡功能下降使得身体难以维持稳定状态,从而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治疗可能涉及物理疗法中的平衡锻炼,例如使用平衡板进行训练。
4.视觉障碍
视觉障碍会影响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判断能力,使老年人更容易在行走中遇到危险,进而跌倒。 对于视力问题引起的跌倒,建议佩戴助视器或调整家居照明条件来改善安全性。
5.听力减退
听力损失可能导致老年人无法及时听到警告声或其他重要信息,因此更难预测潜在的危险,也更容易被外界干扰分散注意力。 助听设备可以提高听力水平,减少因听力问题造成的跌倒风险。
针对老年人跌倒的情况,建议定期进行平衡功能测试以及眼科和耳鼻喉科的专业评估,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特别是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66
2024-04-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