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牙瘘管拔掉牙为什么还不好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牙瘘管拔掉牙后仍存在不适可能是因为感染控制不当、继发性龋齿、牙周炎、牙槽骨吸收、颌骨囊肿等病因导致的。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复诊,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1.感染控制不当
由于口腔卫生不佳导致细菌滋生,引起局部软组织炎症反应和化脓性病变,形成瘘管。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感染扩散,加重病情。需要进行彻底的口腔清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来控制感染。
2.继发性龋齿
继发性龋齿是由于先前存在的龋坏部位未得到适当治疗而发展形成的,可能导致牙齿结构受损,进而引发瘘管等问题。针对此类情况通常需由专业医师通过手术方式切除受累组织以达到治愈目的。
3.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瘘管的现象。患者可遵医嘱采用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等方式清除牙石和菌斑,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等缓解不适。
4.牙槽骨吸收
牙槽骨吸收是指由于长期存在牙周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牙槽骨逐渐减少的情况,当牙槽骨严重吸收时,可能会影响周围组织的愈合,从而导致瘘管的发生。可通过引导骨再生术、植骨术等手术方法促进新骨生长,修复受损的牙槽骨。
5.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多发生于青少年,常表现为颌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如果囊肿压迫神经,会引起面部麻木和疼痛。对于较大的囊肿,一般建议采取开窗引流术、刮除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避免食物嵌塞,以免诱发或加重感染。若瘘管持续不愈,应及时复诊并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4-02-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