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病因是长期饥饿状态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很多,其中长期饥饿状态、乳酸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中毒等都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发生。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1.长期饥饿状态
长期饥饿状态下,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导致糖原分解和脂肪动员增加,产生大量酮体,其中β-羟丁酸是一种强酸性物质,可引起血液pH值下降。长期饥饿状态会导致身体消耗储存的能量,进而诱发代谢性酸中毒。患者需要及时补充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能量需求。
2.乳酸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是指体内乳酸积累过多,超过了肝脏处理的能力,从而导致乳酸不能被代谢为葡萄糖,而是转化为丙酮酸并进一步转化为乙酰辅酶A,最终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细胞利用。乳酸酸中毒时,由于乳酸不能被正常代谢,会在体内积聚并形成酸性环境,导致血液pH值降低,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此时需立即就医进行紧急处理,包括补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等。
3.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清除体内废物和调节电解质平衡的功能受损,导致尿酸、肌酐等废物在体内蓄积,这些废物在体内积累后会产生氨和其他毒素,这些毒素会干扰正常的代谢过程,导致酸碱平衡失调。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通常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等。对于急性肾衰竭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应尽快进行透析治疗。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水平过高,超过肾糖阈而出现尿糖现象,当尿糖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尿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最大能力,于是超过的部分就从尿中排出,造成渗透性利尿,水分丢失过多,血容量减少,刺激下丘脑渴觉中枢,引起口渴,饮水量增多,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刺激下丘脑前部视上核区域的神经元,使之合成加压素增多,加压素又促使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强,促进水的重吸收,结果使尿量减少,因而尿比重和尿渗透压均增高;另一方面,高血糖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糖排泄也相应增多,因此尿渗透压随之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主要包括纠正脱水、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控制高血糖。可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给予补液来纠正脱水状态,同时监测血糖水平并调整胰岛素剂量。
5.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会引起肝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影响肝脏对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导致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白蛋白具有一定的解离H+的作用,其含量降低会使血液中的H+浓度上升,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酒精中毒的治疗首先应停止饮酒,并采取措施促进酒精代谢和排除,例如给予维生素B族药物和电解质平衡调节剂。对于严重的酒精中毒,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以及电解质分析,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代谢性酸中毒及其相关病因。饮食方面,对于长期饥饿状态者,应保证每日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支持基础代谢需求。
66
2024-03-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