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体负荷过重
如果输入过多、过快的液体,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引起血液循环中的血容量增多。可能会诱发水肿或加重原有水肿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2.溶血反应
当输入与患儿红细胞不相容的液体时,其中所含的抗体或致敏原会与患儿的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而溶血。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出现寒战高热、腰痛、酱油色尿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甚至休克。
3.静脉炎
输液过程中,药物对静脉壁产生刺激作用,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等症状,长期存在可能影响静脉功能。
4.空气栓塞
空气进入血液循环中形成微小气泡,随血液流动至重要脏器如大脑时,大量气泡聚积堵塞血管,使该处供血中断。重症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5.心力衰竭
快速输注较大容量的液体可能导致短时间内循环血量急剧增加,超过心脏的泵血能力,此时易引发心力衰竭。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粉红色泡沫痰及双下肢水肿等,病情进展迅速,需紧急处理。
新生儿患有肺炎期间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避免不必要的液体负荷,以减少潜在风险。必要时,医生会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确保操作规范并预防上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