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长期用药可导致牙龈增生的药物是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长期用药导致牙龈增生的药物可能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苯妥英钠、环孢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可能伴有肿胀、出血等症状,需停药或调整用药方案。
1.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细胞内外钙离子交换而减少细胞内钙浓度,进而影响细胞功能和结构。牙龈组织对钙通道阻滞剂尤为敏感,可能导致其过度生长。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患者可能出现牙龈肥大、炎症等问题,需定期进行口腔卫生维护和专业评估。
2.苯妥英钠
苯妥英钠是一种抗癫痫药,能增强鸟嘌呤核苷酸环化酶活性,促进cAMP合成,使细胞外Ca2+向胞内的量增加,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引起牙龈增生。因此,使用苯妥英钠后可能会出现牙龈肿胀的情况,建议定期复查并调整用药方案。
3.环孢素
环孢素能够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1β等促炎因子,降低局部的炎症反应,同时也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但不能直接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反而会刺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后者又可以激活蛋白激酶C,使平滑肌细胞收缩,从而使牙龈发生肥厚。对于存在牙龈增生风险的患者,应考虑减少环孢素剂量或更换其他免疫调节药物以控制病情。
4.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环氧合酶途径,减少前列腺素E2的合成,从而抑制白三烯及其他炎症介质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但长期使用会导致面部皮肤变薄、多毛等副作用。
5.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通过干扰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来减轻自身免疫疾病的症状,包括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和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例如环磷酰胺通过烷化DNA分子中的鸟嘌呤碱基,阻碍DNA修复机制,诱导细胞死亡;他克莫司则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活化,从而抑制免疫应答。这些机制有助于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但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针对长期用药引起的牙龈增生,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监测牙龈状况。必要时,还应进行全血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肝肾功能测试,以评估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器官毒性。
66
2024-03-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