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多考虑是饮水过少引起的,也可能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饮水过少
若是日常生活中饮水过少,可能会使身体出现口渴、尿液减少等情况,从而会使体内水分大量消耗,导致血液浓缩,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多喝温水,多吃富含水分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黄瓜、苹果、雪梨等,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
2、巨幼细胞性贫血
可能因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的,会出现手足麻木、感觉障碍、头晕、疲倦乏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能因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退,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司坦唑醇片、达那唑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如果长期吸烟酗酒,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诱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会出现头晕、乏力、耳鸣、眼花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戒烟戒酒,多加休息。
5、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通常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肺源性心脏病会导致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盐酸溴己新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