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发烧超敏c反应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发烧超敏C反应蛋白高可能是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脑膜炎、川崎病、风湿热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进而引起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炎症细胞因子等引起的机体免疫应答异常导致的。这些因素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感染性休克通常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如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
2.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多由严重感染、低血容量或肾脏毒性物质引起,此时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导致体内废物和液体潴留,引起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增高。患者可遵医嘱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腹膜透析、血液滤过等,以帮助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3.脑膜炎
脑膜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侵入大脑和脊髓的保护层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当炎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起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上升。针对不同类型的脑膜炎,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结核性脑膜炎需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则需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4.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种影响血管的自限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冠状动脉,临床表现为发热、黏膜充血、皮肤脱屑等症状,还可能伴随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的现象。对于川崎病,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以减少心脏并发症的风险。
5.风湿热
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出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关节炎、心肌炎等多系统损害,从而导致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等。
建议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若持续高温不退,应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胸部X线检查等,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
66
2024-02-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