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穿刺和骨髓穿刺是同一种检查,没有区别。
骨穿刺是采用骨髓穿刺针通过骨髓腔抽取少量的骨髓液,然后进行涂片、染色、培养、病理等检查,可以明确骨髓中是否有造血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还可以了解骨髓中的造血功能。
骨髓穿刺一般用于诊断各种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还可以用于诊断传染性疾病,比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在进行骨髓穿刺时,患者需要去除局部的皮肤,然后进行局部麻醉,再使用骨髓穿刺针进入骨髓腔,抽取少量的骨髓液进行涂片、染色、培养、病理等检查,在检查后患者需要注意局部的伤口护理,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
在进行骨髓穿刺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还要注意穿刺部位的卫生,以免引起感染。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局部肌肉出现酸痛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