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易跌倒药物分类及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易跌倒可能是由抗胆碱药、抗组胺药、降压药、抗癫痫药、抗帕金森病药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胆碱药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来发挥作用,导致神经传递减少,从而引起肌肉协调障碍和平衡功能减退。因此,使用此类药物后可能会出现站立不稳、头晕等症状,进而增加跌倒的风险。例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2.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能够阻断组胺H1受体,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但同时也会扩张血管,导致血压下降,从而影响大脑供血,使人感到眩晕。代表性药物有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停用相关药物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3.降压药
某些降压药如β-受体拮抗剂可降低血压,改善脑灌注不足的情况;而应用过量时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患者处于昏睡状态甚至昏迷。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等。如果发现用药后身体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种类的降压药。
4.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物可以抑制异常放电的发生和传播,防止癫痫发作。但是这些药物也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代谢,导致肌肉痉挛和运动协调障碍。常用抗癫痫药物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监测患者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肌力是必要的,以评估药物对运动的影响。
5.抗帕金森病药
这类药物能提高多巴胺在突触间的浓度,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但同时也会增强α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活性,收缩血管,导致血压升高。代表药物为左旋多巴、金刚烷胺等。对于存在高血压风险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建议密切观察患者的行动能力,尤其是老年人群,因为跌倒是常见的并发症。必要时,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来排除潜在的大脑病变。
66
2024-01-3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