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感染。适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伴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在使用时需监测药物敏感性及副作用。
2.鼓膜穿刺术
鼓膜穿刺术是在局部麻醉下将鼓膜刺破,释放积液的一种手术方式。此方法适合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耳内积液情况。术后应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
3.鼓室通气管置入术
鼓室通气管置入术是将一小段硅胶管插入耳道与中耳之间,用于改善通气和引流。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引起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术后需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
4.鼓室积液抽吸术
鼓室积液抽吸术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专业工具抽取积聚在中耳部位的液体。此方法针对的是急性和慢性渗出性中耳炎所引起的耳鸣、耳闷等不适症状。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抽吸量以防损伤耳道组织。
5.耳道冲洗
耳道冲洗采用生理盐水或特制溶液,在无菌条件下清洁外耳道。主要用于清除外耳道内分泌物及异物,缓解耳痒等问题。执行前须确保患者对水中不耐受。
在儿童患有中耳炎且耳外皮肤发红的情况下,家长应注意避免让患儿接触可能导致耳道感染的物质,如避免游泳或沐浴时水流进入耳内。同时,若患儿存在耳痛、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