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可采取捏脊疗法、推拿脾经、推拿肾经、推拿板门穴、推拿天枢穴等推拿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通过沿着督脉两侧从长强穴至命门穴方向提拉、挤压皮肤皱褶的方式进行,一般每次操作5-7遍。此方法能够刺激督脉及夹脊穴,调节气血,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对于小儿腹泻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推拿脾经
推拿脾经时,家长需用拇指螺纹面着力于穴位上,顺时针旋推,重复30~50次。脾经位于拇指桡侧边缘,其腧穴可健脾胃、助运化,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
3.推拿肾经
推拿肾经通常选取太溪、涌泉等穴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指腹按揉上述穴位。肾经是人体先天之本,能补益下焦元气,而上述穴位则可健脾固肠,有助于减轻腹泻症状。
4.推拿板门穴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中心处,推拿板门穴时,可以用拇指指端按压或者旋转此穴。板门穴为八会穴之一的“脏会”,经常按摩此处有利于调理脾胃,因此对小儿腹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推拿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腹部,具体位置在横平肚脐的位置,取穴后用指腹按揉局部穴位即可。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按揉此穴能促进胃肠蠕动,进而达到止泻目的。
在选择推拿治疗前,应确认患儿无禁忌证并排除感染性病因。此外,若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1.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通过沿着督脉两侧从长强穴至命门穴方向提拉、挤压皮肤皱褶的方式进行,一般每次操作5-7遍。此方法能够刺激督脉及夹脊穴,调节气血,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对于小儿腹泻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推拿脾经
推拿脾经时,家长需用拇指螺纹面着力于穴位上,顺时针旋推,重复30~50次。脾经位于拇指桡侧边缘,其腧穴可健脾胃、助运化,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
3.推拿肾经
推拿肾经通常选取太溪、涌泉等穴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指腹按揉上述穴位。肾经是人体先天之本,能补益下焦元气,而上述穴位则可健脾固肠,有助于减轻腹泻症状。
4.推拿板门穴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中心处,推拿板门穴时,可以用拇指指端按压或者旋转此穴。板门穴为八会穴之一的“脏会”,经常按摩此处有利于调理脾胃,因此对小儿腹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推拿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腹部,具体位置在横平肚脐的位置,取穴后用指腹按揉局部穴位即可。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按揉此穴能促进胃肠蠕动,进而达到止泻目的。
在选择推拿治疗前,应确认患儿无禁忌证并排除感染性病因。此外,若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