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可采取按揉中脘穴、推拿脾经、清胃经、运内八卦、推天河水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按揉中脘穴
家长可以将双手搓热后放在孩子的中脘穴上,顺时针旋转按揉30-50次。此穴位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适当按揉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缓解呕吐的症状。
2.推拿脾经
脾经位于拇指桡侧边缘,从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可来回推动。脾经是足太阴脾经的简称,能够起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从而减轻恶心呕吐的现象。
3.清胃经
清胃经通常是在孩子大鱼际肌隆起处,用食指螺纹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操作时间约1-2分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调和脏腑功能,改善因积食引起的呕吐症状。
4.运内八卦
运内八卦是指将拇指罗纹面置于手掌心内劳宫穴,其余四指附于手背,逆运五指如运笔状,在掌心内画圆圈。运内八卦具有疏风解表、消滞和胃的功效,对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呕吐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5.推天河水
推天河水的操作方法为由腕横纹至肘横纹呈直线往返推动,每日2~3遍,每次50~100次。本法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之效,主治高热烦渴、惊风、夜啼、口疮等症。
在处理小儿呕吐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注意是否有脱水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若经过上述方式处理无效或者呕吐频繁,则需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1.按揉中脘穴
家长可以将双手搓热后放在孩子的中脘穴上,顺时针旋转按揉30-50次。此穴位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适当按揉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缓解呕吐的症状。
2.推拿脾经
脾经位于拇指桡侧边缘,从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可来回推动。脾经是足太阴脾经的简称,能够起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从而减轻恶心呕吐的现象。
3.清胃经
清胃经通常是在孩子大鱼际肌隆起处,用食指螺纹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操作时间约1-2分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调和脏腑功能,改善因积食引起的呕吐症状。
4.运内八卦
运内八卦是指将拇指罗纹面置于手掌心内劳宫穴,其余四指附于手背,逆运五指如运笔状,在掌心内画圆圈。运内八卦具有疏风解表、消滞和胃的功效,对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呕吐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5.推天河水
推天河水的操作方法为由腕横纹至肘横纹呈直线往返推动,每日2~3遍,每次50~100次。本法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之效,主治高热烦渴、惊风、夜啼、口疮等症。
在处理小儿呕吐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注意是否有脱水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若经过上述方式处理无效或者呕吐频繁,则需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