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液外渗
如果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活动量较大或选择的血管通路不合适,则可能导致液体外渗。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组织坏死。
2.静脉炎
若患者存在静脉壁薄弱或者留置针操作不当等情况,易导致血液循环加速,从而诱发静脉炎的发生。典型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有时可伴有皮肤颜色改变和水肿。
3.血栓形成
长时间静坐不动或使用不合适的输液装置可能会导致血液凝固速率增加,进而引发血栓形成。可能引发局部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
4.药物剂量不足
由于患者的滴速过快或容量计算错误等原因,可能导致部分药物未能按计划输入体内。结果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进一步影响病情恢复。
5.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通常由个体对药物成分产生过敏反应所致,与剩余药量无关。常见症状包括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过敏性休克发生。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确保遵循医嘱调整滴速,并密切观察输液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上述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