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7岁的孩子出现手抖,意识清楚,一切正常,可能是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癫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儿及时就医诊治。
1、精神压力大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手抖的现象。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避免孩子精神压力过大。
2、过度疲劳
如果孩子经常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出现手抖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建议患儿可以适当休息,缓解不适症状。
3、癫痫
癫痫是指大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与遗传、脑部疾病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患儿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可能与遗传、心理、环境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发声性抽动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儿使用氯硝西泮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心悸、手抖、消瘦等症状。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儿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