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调三焦一般是指通调理三焦,通调理三焦的中药有很多,常用的有茯苓、猪苓、泽泻、半夏、黄连、白术、肉桂等。
1、茯苓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水肿、痰饮、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等症状,也可以起到通调理三焦的作用。
2、猪苓
猪苓是一种寄生于猪小肠内的中药,味甘、淡,性平,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水肿、小便不利、淋浊、泄泻、心悸、失眠等症状,也可以起到通调理三焦的作用。
3、泽泻
泽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淋证、泄泻、心悸失眠等症状,也可以起到通调理三焦的作用。
4、半夏
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痰寒痰、咳喘痰多、风痰眩晕、胃气上逆、胸脘痞闷、梅核气等症状,也可以起到通调理三焦的作用。
5、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疖疮、目赤肿痛等症状,也可以起到通调理三焦的作用。
6、白术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也可以起到通调理三焦的作用。
7、肉桂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肾阳不足、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等症状,也可以起到通调理三焦的作用。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症状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