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包括哪几项?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通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检测。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是否异常。建议就医后由医生指导进行相应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医生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在实验室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然后测量血液凝固的时间。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可以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状态。将一种类似体内凝血过程的混合物加入受检者的血浆中,观察其凝固速度并计算出APTT值。
3.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主要用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通过向待测样品中加入适量的钙离子和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进而引发血液凝固的现象。
4.纤维蛋白原水平
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查可评估机体凝血功能中的纤维蛋白形成能力。通常采用抽血方式采集血液标本,并立即处理以防止纤维蛋白原降解。
5.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诊断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等疾病。通过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仪对血液中的D-二聚体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空腹进行,以免食物影响结果准确性。此外,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66
2024-04-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