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帕金森病可通过临床症状、脑部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脑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方法进行判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1、临床症状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患者可出现典型的静止性震颤,即手抖,可呈写字样、数钞票样、数钞星样或者是蠕虫样的震颤。同时,患者还可出现运动迟缓,表现为动作变慢、不易启动、四肢变僵硬、平衡障碍等。另外,患者还可出现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2、脑部CT检查
脑部CT检查是一种影像学检查,可以检查脑部是否存在脑出血、脑梗死、脑萎缩等病变,可以辅助诊断帕金森病。
3、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脑部的结构,可以判断脑部是否存在脑萎缩、脑积水、脑部肿瘤等病变,可以辅助诊断帕金森病。
4、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通过脑电图检查,可以发现脑部是否存在病变,也可以辅助诊断帕金森病。
5、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一种抽血化验,可以检查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比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可以辅助诊断帕金森病。
建议患者确诊帕金森病后,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等,有助于症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