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直肠癌手术后大便扁是怎么回事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直肠癌手术后大便扁可能是术后肠道功能紊乱、吻合口狭窄、肠道梗阻、肠道粘连、肛门括约肌损伤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1.术后肠道功能紊乱
术后肠道功能紊乱可能由麻醉、手术创伤引起,导致胃肠运动不协调,进而影响排便形状。这会导致大便变细、变形。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
2.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狭窄是指手术中将两段肠道连接起来形成的通道变得比正常情况下窄小,可能导致食物通过困难和消化不良。狭窄处对粪便的挤压会使大便变细。对于轻度的吻合口狭窄,可通过饮食调整来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要再次手术扩宽狭窄部位。
3.肠道梗阻
当肿瘤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时,可能会导致肠道部分或完全堵塞,从而引起肠道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的情况发生。由于肠道内压力增高,就会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还会影响正常的排便习惯。如果确诊为结肠梗阻,则需及时进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如结肠次全切除术、回盲部切除术等。
4.肠道粘连
肠道粘连是由于腹部手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壁与其他结构之间的异常黏附。这些粘连可能会限制肠道的运动,导致部分肠管狭窄,从而影响大便的形状和排出。针对肠道粘连的治疗方法包括服用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片等,以改善肠道蠕动。
5.肛门括约肌损伤
肛门括约肌损伤通常发生在手术过程中,可能是由于器械过度压迫或切割所致。受损的括约肌可能导致肛门失去正常的闭合力,从而影响大便的储存和控制。肛门括约肌损伤的治疗可能包括物理疗法、生物反馈训练或手术修复。
术后应密切监测排便情况,定期复查以评估恢复进度。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问题,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以减少肠道压力。
66
2024-02-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