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内碘油沉积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内碘油沉积可采取经皮穿刺酒精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射频消融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靶向治疗等治疗措施。
1.经皮穿刺酒精消融术
经皮穿刺酒精消融术通过将酒精注入肿瘤组织中,利用其高浓度引起细胞脱水、坏死,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此方法主要用于局部肿瘤的治疗,对于体积较大或多发性肿瘤不适用。
2.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是利用微波能量产生高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导致肿瘤组织凝固坏死。该技术适用于小型、局限性的肝内碘油沉积。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
3.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通过使用电极针产生高频电流,在局部形成高温场,从而破坏肿瘤组织。射频消融术常用于治疗较小的肝内碘油沉积,具有微创、高效的特点。
4.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阻断肝脏血流,使化疗药物在肿瘤区域浓聚,发挥杀灭癌细胞的作用。该方法适合治疗晚期肝癌及复发性肝癌,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5.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分子异常的癌症提供精准打击,如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可用于肝癌。主要针对转移性或无法切除的肝癌患者,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在接受肝癌介入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肝内碘油沉积情况,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摄入可能影响肝脏功能的食物和药物,确保充足的休息,以支持肝脏健康。
66
2024-02-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