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放疗期间二次定位是怎么回事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放疗期间二次定位是为了确保肿瘤位置移动、肿瘤靶区变化、患者体重变化、放疗设备移位或患者体位改变等可能导致的治疗目标位置差异。通过二次定位可以准确对准肿瘤位置,保证放疗效果。
1.肿瘤位置移动
肿瘤位置移动是指肿瘤在放疗过程中由于生长、缩小等原因导致其相对于原定位点发生了位置上的变化。这会导致照射到肿瘤的位置和剂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放疗效果。为了确保放疗准确性,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来重新确定肿瘤的位置并进行二次定位。
2.肿瘤靶区变化
肿瘤靶区的变化包括肿瘤体积增大或缩小以及形状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靶区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放疗效果。针对靶区变化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在放疗计划中调整射线方向和剂量分布以适应新的靶区位置。
3.患者体重变化
患者的体重变化可能导致肿瘤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放疗的准确性。对于体重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可以通过对比前后两次影像资料来评估误差大小,并相应地调整放疗计划。
4.放疗设备移位
放疗设备移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床位移动或者机器故障,这会导致照射野与实际肿瘤位置不匹配。如果发现设备移位,应立即停止放疗,并通过重新定位来纠正误差。
5.患者体位改变
患者体位改变会影响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而影响放疗的准确性。对于体位改变引起的定位误差,可以通过记录患者体位信息并与影像资料进行比对来评估误差大小,并相应地调整放疗计划。
建议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瘤位置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适当的体重管理也有助于减少肿瘤位置移动的影响。
66
2024-03-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