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治疗水湿痰饮的中药有哪些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咨询
治疗水湿痰饮的中药包括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厚朴等。由于水湿痰饮属于中医范畴,涉及症状复杂,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进行诊断和治疗。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健脾宁心的功效,对于水肿、痰饮等证有治疗效果。阴虚津伤者慎服。
2.白术
白术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呕吐泄泻、痰饮内停、表虚自汗等病症。凡气滞胀闷、舌苔厚腻,均忌用或暂缓使用。
3.陈皮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降逆,主治胸痹、呃逆、呕吐、寒疝腹痛、大便溏泄等病症。凡属肝火旺、阴虚咳嗽及气虚下陷者忌服。
4.半夏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眩晕呕吐、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等病症。本品辛燥有毒,过量久服易引起中毒,表现为唇舌麻木、眩晕头痛、恶心欲吐、心悸脉弦等。
5.厚朴
厚朴行气、燥湿、降逆,主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满绞痛、大便秘结、里急后重、积滞泻痢等病症。凡实热积滞而大便秘结不通者不宜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中药材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以免出现不良后果。患者在服用茯苓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减少消化道不适的发生概率。
66
2024-02-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