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手凉脚凉发烧是怎么回事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手凉脚凉发烧可能是由感染性休克、脱水热、贫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炎症因子等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增强,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引发手脚冰凉、发热等症状。感染性休克通常需要及时补液以维持血液循环稳定,如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林格氏溶液等。
2.脱水热
脱水热是指身体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后,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循环血量减少,影响了正常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使散热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此时为了保持体温正常,身体会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来升高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因此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进行纠正,重度则需静脉输液补充水电解质平衡。
3.贫血
贫血时,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影响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表现为手脚冰凉。同时,贫血状态下,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量减少,容易出现低体温,进一步加重手脚冰凉的症状。对于贫血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缓解手脚冰凉的情况。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的酮体,其中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都是较强的有机酸,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传导速度,甚至可引起心脏停搏;此外,酮体还可以抑制肝脏对儿茶酚胺的代谢,使其浓度增高,从而使肾上腺素的作用加强,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四肢末端供血不足,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主要通过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补充胰岛素等方式治疗,重症监护下进行液体复苏是首要措施,常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高血糖。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所致的高代谢综合征,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但不能有效利用所产的热量,故出现发热伴随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下降等症状。此外,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引起心悸、胸闷等不适。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包括甲巯咪唑片和丙硫氧嘧啶肠溶片,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轻甲状腺毒症症状,改善发热、心动过速等不适。
建议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超声心动图、头颅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心血管系统和脑部状况。针对儿童手凉脚凉发烧的情况,在排除感染性休克的情况下,家长应注意给孩子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穿着适当厚度的衣服,避免过度包裹以防影响散热。
66
2024-03-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