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发烧畏寒畏冷是什么原因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发烧畏寒畏冷可能是由感染性发热、结核病、白血病、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
1.感染性发热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的情况。针对这类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
2.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后,在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此外,结核菌素蛋白可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进一步激活T淋巴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γ,干扰素-γ具有明显的发热作用。对于结核病引起的发热,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等。
3.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的骨髓腔压力增高,此时为了散热,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收缩,周围血液循环量减少,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散热过程,进而出现畏寒的症状。临床上常通过化疗的方式控制病情发展,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等。
4.恶性肿瘤
当体内存在恶性肿瘤时,肿瘤组织坏死后会释放出一些致热源,这些致热源会刺激下丘脑前部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其功能紊乱,从而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继而导致体温上升。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配合放疗或者化疗,其中化疗常用的药物是紫杉醇或多西他赛。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产热,因此会导致畏寒的现象。甲亢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碘-131治疗和甲状腺次全切术三种方式,其中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
针对以上提及的所有疾病,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支持身体恢复。饮食方面宜清淡且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
66
2024-03-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