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罹患风险一般与孕妇的年龄、孕前体重、血压等因素有关。
1、孕妇的年龄
女性在妊娠期出现高血压疾病的概率较高,因为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同时血管的弹性会变差,从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罹患风险增加。如果孕妇较为年轻,其卵巢功能良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不影响胎儿的健康的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如果孕妇年龄较大,其卵巢功能较差,可以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如甲基多巴、硝苯地平等。
2、孕前体重
如果孕妇在妊娠前体重超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罹患风险也会增加。孕前体重超重的孕妇,孕期要严格控制体重,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同时要注意饮食,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导致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加重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
3、血压
如果孕妇血压升高,也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罹患风险。孕妇的血压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血管壁的弹性变差,造成血管变狭窄,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胎儿生长受限等。建议孕妇在妊娠期要严格控制血压,可通过饮食调节,如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如果孕妇血压较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
除此之外,饮食习惯、肥胖、遗传等因素也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罹患风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控制血压,以免影响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