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血培养等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通常在4-10×10^9/L之间,C-反应蛋白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10 mg/L,D-二聚体水平通常低于2.5 mg/L,而血培养的阳性结果则表示存在特定的病原体。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异常增高,D-二聚体水平升高,以及血培养阳性,则提示心内膜炎的存在。这可能是因为感染导致炎症反应加剧,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做出过度反应,进而引起上述指标的异常。心内膜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同时需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药物疗效。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共用个人用品,以减少感染风险。在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