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循环血量增加对血压的影响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循环血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主要是由于心率加快、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以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1.心率加快
心率加快通过增加心脏收缩力来提高每分钟的心脏输出量,以满足循环血量增加的需求。长期或过度的心率加快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后会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使钠离子和水分子重吸收增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进而引起血容量扩张。该过程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水肿等病理变化。严重时可引发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
3.水钠潴留
水钠潴留是指体内的水分和钠离子不能正常排出而滞留在体内的情况,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长时间的水钠潴留可能会导致水肿、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4.血容量扩张
血容量扩张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液量超过正常范围的现象,此时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有利于血液流动。但若持续时间较长,则会引起血压上升,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
5.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主要是因为血管壁增厚、狭窄或者痉挛等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会使血液流动受到阻碍,从而引起血压升高的现象。长期存在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的情况,容易诱发高血压病的发生。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66
2024-02-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