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麻醉期间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

赖迪生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麻醉期间引起心肌缺血可能是由麻醉药物过敏反应、麻醉药物使用不当、患者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手术操作引起的牵拉刺激以及麻醉期间体温过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麻醉药物过敏反应
当患者对某种麻醉药物产生过敏反应时,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并给予抗组胺药如异丙嗪进行治疗。
2.麻醉药物使用不当
如果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或者选择错误种类的麻醉药物,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发生。需要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剂量以及给药方式以减轻心脏负担。
3.患者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
若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基础疾病,在接受麻醉过程中,由于血压下降、迷走神经反射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进而诱发心肌缺血的发生。针对此类患者,应优化麻醉管理策略,预防术后并发症。例如采用吸入性麻醉剂代替静脉注射麻醉剂,减少对循环系统的干扰。
4.手术操作引起的牵拉刺激
手术操作中的牵拉、切割等机械刺激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使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同时也会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进一步强化这种效应。因此,在这类患者的麻醉管理中需特别关注血压控制,可以考虑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降低外周阻力。
5.麻醉期间体温过低
麻醉期间体温过低会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减慢,心排出量下降,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可以通过加温毯覆盖、升温措施等方式维持患者体温正常范围。
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